今天是
为什么又肚子疼?……| 幽门螺杆菌项目介绍
发布时间:2023-02-28 15:30:06 来源: 广医新药-Hp项目相关介绍
    

<引言>

陈先生是一名商务人士,经常需要出差,有时候忙于通勤或处理公务就忘了吃饭,好不容易能坐下来吃顿饭,总感到腹部隐隐作痛……

“也许是最近吃的酒席比较多,肚子吃坏了吧……”过年回家后,专职司仪的李小姐一边上厕所一边想着……



或许是忙于工作,或者是作息不规律,各位在生活中难免遇上肚子不舒服的状况。一般来说,只需要好好休息调理,不久后都能康复,但是长期出现肚子疼症状,很可能是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

本文带领大家一起了解:幽门螺杆菌是什么?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?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?



<幽门螺杆菌是什么>
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,主要通过口-口传播以及粪-口传播,感染存在非常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。


可能在某次聚餐的时候,同桌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而并未使用公筷,其他人便有可能因此感染;老一辈喂食婴儿时,会习惯性咀嚼碎了再喂,存在卫生的问题,还会增大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;或者某些人卫生习惯不好,与其交谈或握手都会可能传染……

幽门螺杆菌大范围感染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我国,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较为常见,根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,目前全球的平均感染率为45.8%中国的平均感染率为55.8%

夸张地说,同桌吃饭的十个人中,有一半都感染幽门螺杆菌,在一些特定地区,这个比例可能更高。


(图来自网络)


<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>

早在1994年,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一类致癌物(与烟草、黄曲霉素、槟榔等并列)研究证明,10~20%的患者后续发展为消化性溃疡,且1%患者发展为胃癌

感染幽门螺杆菌后,可引起慢性胃炎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、与消化性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瘤等。即便是感染后表现最轻的患者,也会存在上腹阵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

<幽门螺杆菌的治疗>

目前许多医院的体检都会包含幽门螺杆菌检测,可能是使用呼气试验,也可能做胃镜取一小块胃黏膜进行检测,最后告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。

拿着体检报告去找肠胃科医生开药,目前公认较有效的是四联用药方案进行根除治疗(如下图),遵循医嘱用药即可:


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(2017年)

但是,目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,会出现以下两种声音:

医生,我没什么感觉,开这么多药有必要吗?

吃了两周了,感觉没什么效果啊。


<幽门螺杆菌的精准治疗>

患者中存在“无症状感染者”,这部分人自身对用药存在抵触心理;存在不适宜使用大量抗生素治疗的人群(老人、儿童、孕妇等);治疗结果不理想……

以上问题,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都是客观存在的。考虑到上述人群的实际需求,推荐进行进一步精准检测:


(幽门螺杆菌项目概览)

项目介绍

检测项目分为“分型”和“耐药”两大板块,目前市面上存在许多用于初筛的试剂盒,或者去医院进行检测,这些检测仅反馈“有没有”的结果,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,同时降低治疗开销,推荐使用更加精准的检测。

Q为什么要做分型检测?

A:幽门螺杆菌根据能否释放细胞毒素可分为有毒株和无毒株,若检测结果为有毒株(包括出现症状的无毒株),强烈推荐尽早进行根除治疗。

樊代明院士在《医学科学报》(2015.3.12)上指出:“Hp(幽门螺杆菌)可分为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,前者与胃癌相关,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,应于根除。后者在正常人中多见,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”,同时,李兆申院士团队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将Hp菌株分为有毒株(CagAVacA阳性)和无毒株(CagAVacA阴性)。


Q幽门螺杆菌耐药检测有什么意义?

A:一句话概括:少吃药,吃好药。

根据目前全国大力推动的“精准医疗”政策,对幽门螺杆菌患者进行准确分型有利于减轻医疗系统压力,同时降低个人治疗成本——目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,但普遍存在的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问题,也会相当程度上增加治疗成本。


同时,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提到,克拉霉素、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型检测对根除Hp有指导价值。我们的耐药检测方案中包含相关的位点检测,助力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制定。


<结语>

肠胃相关问题,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,在出现肚子疼等类似症状时,请务必重视,早治疗,早痊愈。

尤其在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:


研究显示,幽门螺杆菌易感人群有以下特点:

1、饮食不规律人群2、餐后立刻运动/睡觉3、经常加班人群4、家庭有感染史5、个人卫生习惯不佳


综上,本文介绍了幽门螺杆菌——一种常见的致病菌,以及其危害和治疗方案的选择,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肠胃~

目前我司幽门螺杆菌项目正常开展中,如有需要,欢迎联系。